斜床身數控車床的主要原理簡單來說,即先使用繪圖軟件建好3D模型,再使用編程軟件根據3D模型來編寫工序,后將這些數據導入機床,裝好工件,啟動。車床加工開始前首先需要建模與編程。3D建模的難度由產品結構決定,結構復雜的產品建模較難,需要編程的工序也更多、更復雜。編程囊括了加工的工序設定、刀具選擇,轉速設定,刀具每次進給的距離等等。此外,不同產品的裝夾方式不同,在加工前要設計好夾具,部分結構復雜產品需要做專門的夾具。編程包含了整個產品的加工工藝,后續雖然都是自動完成,但前期編程一定要實踐經驗豐富的人員來操作,避免多次試錯提高成本。
斜床身數控車床刀具的幾何位置補償即進行零件加工前先安裝好刀具時的刀位點位置和編程設計時的佳刀位點的位置之間的偏差坐標值采用試切的方法。試切法的主要步驟如下:
1.先建立車床的坐標系。以卡盤地面中心作為參考的原點,啟動機器后進行歸零操作,建立車床的坐標系。
2.選擇一把刀具,清空刀補值。先試車端面,手動退出刀具,在刀補表001號中輸入Z0,系統自動計算出第一把刀Z向刀補值。手動操作試切外圓,手動退出刀具,對試切值進行測量,選擇刀補表,輸入測量值,車床數控系統將自動計算出一把刀的X向刀補值。
3.換刀后,采用試切法試切零件一段外徑,沿著X方向退刀,并將測得的Z軸長度值輸入到刀補表中002號的Z值中,此時車床數控系統將自動計算出第二把刀的Z方向的刀補值。
4.以此類推,測量其他刀具的刀補值和第二把刀的對刀法一樣。